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教学频道>>语文>>阅览文章
聚焦朗读指导:让生本理念在语文课堂 “声” 入人心

作者: 宋希 | 发布时间: 2025/2/26 15:57:01 | 201次浏览

本周,常州市金坛区五叶小学语文组开展 “生本理念下的朗读教学策略” 专题理论学习,由董露老师主讲。活动以新课标 “学生主体” 理念为核心,结合《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文献理论,系统解析朗读教学的价值、策略与评价体系,为教师搭建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桥梁。

一、理念先行:重构朗读教学的多维价值

董露老师援引文献指出,朗读不仅是正音达意的语言训练,更是连接文字与情感的桥梁。针对低段 “唱读”、高段 “情感缺位” 等问题,她提出 “以生为本” 的教学导向:低段侧重通过《古对今》等趣味文本建立节奏感,如用 “儿歌拍手读” 帮助学生掌握 “古对今,圆对方” 的平仄韵律;高段则需依托《七律?长征》等红色经典,引导学生在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 “传情悟理”,避免机械模仿。“朗读的本质是唤醒学生的情感共鸣,而非单纯的技巧训练。” 董老师强调,教师需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分层设定目标,让基础生在短句跟读中建立自信,让优秀生在情境朗读中深化理解。

二、策略落地:三阶指导法的梯度实践路径

结合文献中的 “生本化模型”,董老师提出 “初读准确 — 再读悟情 — 熟读表达” 三阶策略:

初读阶段:通过 “差异化材料” 筑牢基础,如为低段学生选取《文具的家》中的短句 “铅笔,只管用,用完放回文具盒”,利用字卡正音;为高段学生提供《狼牙山五壮士》片段,挑战长句断句。

再读阶段:以 “关键词批注”“角色体验” 深挖文本情感。在《猫》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重读 “蹭”“踩印” 等动词,体会老舍的喜爱之情;在《方帽子店》中,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保守店主与创新孩子的对话,通过语气对比理解主题。

熟读阶段:搭建 “朗读者剧场”“配音表演” 等展示平台,将朗读与表达结合。例如,为《鲁滨逊漂流记》设计 “荒岛日记” 配音任务,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三、评价创新:构建立体多元的生本反馈体系

活动提出 “学生自评 — 同伴互评 — 教师导评” 三维评价模式:低段用 “朗读星星卡” 从声音、表情、节奏三方面自评,高段以 “反思日记” 记录进步;同伴互评采用 “我喜欢你读的 ×× 句,因为……” 句式,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师注重个性化反馈,如对低段学生说 “你的‘哗哗哗’像真的下雨声,加上手势会更棒”,对高段学生则引导 “‘重于泰山’在‘重’字停顿更能体现分量”。研讨中,教师还分享了 “朗读能力成长树” 等可视化评价工具,以 “基础技能 — 情感表达 — 创新表现” 分层记录学生成长,让评价成为激发动力的 “助推器”。

随着 “整班朗读比赛” 的推进,理论学习成果正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从低段的拍手诵读到高段的配乐朗诵,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朗读技巧,更在 “以声传情” 中触摸到文字的温度。正如文献所言,当朗读成为学生主动探索文本的方式,语文课堂便有了最动人的生命力。五叶小学语文组将继续以生本理念为指引,让每一次朗读都成为学生成长的 “发声” 时刻。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金坛区五叶小学 邮政编码213224,电话051982512161地址:金坛区儒林镇五叶集镇晨风东街72号 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