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常规,研衔接,助推“双减” ——五叶小学接受区小学主学科复学衔接常规调研
作者: 王晶 | 发布时间: 2022/5/13 9:10:09 | 1807次浏览
话常规,研衔接,助推“双减”
——五叶小学接受区小学主学科复学衔接常规调研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强化学校管理,确保教学常规环节的扎实推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5月11日上午,区教师发展中心陆卫英副主任带领各科教研员一行5人莅临我校检查指导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本次调研以课堂观摩、沙龙研讨、资料查看及调研反馈等形式进行。
一、深度观察:课堂观摩
首先,各科教研员深入课堂一线,实地听取了8位老师执教的常态课,调研我校老师执教能力、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
曹文蓓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的《一分钟》,曹老师紧抓字词教学,引导孩子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如熟字加偏旁、语境中识字、比较中识字,做动作识字,使抽象化的文字形象展示在孩子们的面前。
王晶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下册的《雷雨》,课堂伊始,围绕“雨”字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知道的雨,并交流下雨时看到的场景,为课文学习打下基础,随后出示词串梳理课文脉络,课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最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品读体会雷雨前的闷热。
董露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的《我变成了一棵树》,课堂伊始,读准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读好课题,围绕课题中的“变”引发对课题的疑问。“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怎么变的?变了以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划分课文段落。接着,学习1至4段,了解“变身”,初步感受想象有意思然后,学习5至23段,从四幅画面入手,发现“关联”,体会想象的有意思。最后,迁移方法,尝试想象“有意思”。
王升宏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通过回顾已阅读过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接着通过图片展示巨人与孩子体型的对比,感受巨人的形象,体会童话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特点。学生初读时思考在巨人的花园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最后通过朗读、批注花园景色的语句分析体会花园的变化。
王叶君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的《认识几分之一》,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还是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本节课重点是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领悟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陆文斌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从学生已有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通分的认知基础出发,通过探究单引导学生动手自主探究,归纳、概括得出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徐蓉老师执教的是《An interesting country》,本单元的话题是关于一个位于南半球的主要英语国家——Australia。课前播放澳大利亚风土人情的视频,让学生欣赏并猜测是关于哪一个国家的,引入今天的主题。课文教学结束后,鼓励学生查阅有关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其他主要英语国家的信息,以培养他们独立搜索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王晓莉老师执教的是《Whose dress is this?》,首先创设跟课文主人公一起去派对的情境,通过完成一些游戏学习本节课的服饰新单词,获得去派对的门票。之后先准备派对服饰,在装扮的过程中讨论服饰的特点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学习如何用This ...is too/so...These ...are too/so...Try this/these.然后去参加派对,在派对上进一步讨论服饰,理解运用Whose的句型。
课后五位专家分别和执教老师面对面评课交流,称赞了我校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肯定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同时结合课堂对每节课进行了精辟入理的点评与指导,随后又对老师们在组织教学、教学环节的设计、师生的交流互动、教材的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提高我们自身的教学水平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精彩的点评、专业的引领、高度的提升,让参与听评课活动的老师们获益匪浅。
二、深度交流:沙龙研讨
本次常规调研的重点是“主学科复学衔接教学”。语数英三门学科分别开展了题为“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的思考与行动”的研讨沙龙。
各位老师根据疫情期间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了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分享了线下教学的一些意见。大家的发言有理论指导,有实践经验,有数据分析,有得失权衡,可谓是精彩纷呈。
听了大家的分享,区教师发展中心的五位专家老师也就线上线下的衔接教学给予了指导。
语文教研员陈秋云老师肯定老师们在居家学习期间所做的大量工作,认为在复学之后老师们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一是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居家学习的真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研究教材,整合单元中的重难点进行有效教学;三是研究课标,了解课标中的变;四是研制一份好的练习,针对线上教学出现的问题一一攻克。
数学教研员房小科老师在听取了数学组的沙龙后,提出了三点建议:一、特别关爱个体,想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二、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发挥优势,优化大小练;三、优化讲评、批改,通过面批面改,小批语等措施激励个体。
英语教研员钱荷琴老师指出:一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在稳步开展新授课的同时上好复习巩固课。二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可能存在的没有掌握的知识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解决办法。三是设置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引导更多的孩子参与活动。
三、深度剖析:资料查看
精彩的沙龙研讨后,五位教研员分别对我校的教师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教研活动记录、作业选编与设计材料等教学常规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在检查中,专家组领导们充分肯定了我校教师扎实的教学常规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尤其是对我校的主学科老师的作业选编,有扎实的基础巩固,有针对的专项练习,有特色学科活动,给与了高度评价。
四、深度诊断:调研反馈
中午,王瑾校长先代表学校做了以《线上线下“有缝”对接 作业研究助力“双减”》为题的主学科复学衔接汇报,汇报围绕线上教学、线下衔接和作业研究三个关键词展开,重点阐述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的行动和我们的反思三个方面,展示了我校在居家学习期间的所思和所行。
最后,陆卫英副主任对检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通报,肯定了学校育人气氛浓厚,校园文化建设富有新意和成效,常规资料准备充分,材料真实,很有实效。同时也向学校提出了更高的教学期望。希望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不断体现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以及“过程教学”理念的更深入探究。
教育之路漫漫而修远兮,五小教师将一如即往共同拼博,不断求索!
(王晶)

